「要,就做得到!」
沒有「能不能」,只有「要不要!」
孩子自己想要時,力量才是最大的。
孩子想要就做得到?這個我相信。但每一位小朋友都想「要」嗎?這個我就不敢說了。
教養孩子的關鍵,就是如何激發孩子「想要得到」的那個心,也就是要化被動為主動,從「不要」的排斥之中,循序漸進到「想要」,再來是「渴望要」,最後是「非要不可」,直到「死都要」境界,那就無視不可成了。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推手,就在於父母的「激勵」及「肯花時間」。
自從弟弟上了小五後,一切都變得很忙,功課變多了,早自習及午休時間又要上資優班,放學回來後,我一定讓他先「午睡」半小時才能作功課,這樣的時間壓縮也影響到了所有作息,常常無法正常時間就寢。
再加上他自己要求去上國中二年級的數學課,連星期日早上休息的時間也泡湯了,分秒必爭的他,時間就是他的生命。這一天他突然向我提出要求:
「爸,給我半小時好不好?」
「可是你的課業還沒寫完,我怕又會晚半小時睡了。牽一髮可會動全身的喔!」
詳問之下,才知道他又要背圓周率了,可真輸給他!我和媽媽力勸他說,會一百位已經很棒了,不要再浪費時間在這上面,但他聽不進去,邊寫功課邊喃喃自語:「我想要,誰也擋不住!」
就因為時間的排擠,以致弟弟做任何事都有時間上的考量,養成很粗心的習慣。他自以為傲的數學,居然在這學期小考上慘遭滑鐵廬,有兩份別人是考九十七,而他卻只得八十二與九十,滿臉懊惱的放學,怪自己太粗心,還自嘲的說:「都國二程度了,怎麼還考輸小五?真丟臉!」其實他的學籍也還是小五,但他已經用國二程度要求自己。
雖然我和媽媽力勸他要抱持平常心,卻擋不住他勢在必得的決心。再三天就要月考了,他拜託我再去買一本數學評量,說要澈澈底底反覆練習並計時,更要我配合他,給他五小時的獨立時間。
我想,此時成績的高低對他及我們大人而言,已不重要了,這股態度遠比滿分珍貴。他有一句名言:
「我要不要而已;要,就做得到!」
平時我真的是用真誠的心來感動他,多鼓勵、多包容,以身做則,千萬不要只會叫孩子讀書而自己跑去看電視,將孩子引導到正確目標及心態時,後勢大有可為,前途無可限量。
沒有「能不能」,只有「要不要!」孩子自己想要時,力量才是最大的。
關鍵字:態度、學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