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能力 父母親決定

品行第一,學業第二?

品行是基本,學業更不是第二,健康也非與生俱來的

這三者之間沒有排名之分,他們是可以並行不悖的。

         我從來就相信:「教育的重點就是品行」。

         出書之後,我參與多場的演講及訪問,甚少提到孩子的品行,反而多著墨在課業方面,以至有些家長認為我們只追求學業上的成績,而不重視品行方面,其實是誤解了。

         我認為品行那些很基本的老生常談,有誰不了解?就像鄉土語言課程就該在家庭與鄉土中落實,若要列小學課表當中,又要考試,當然會壓縮到其他課程的節數,時間一定不夠。

         有一次我到內湖演講,分享我們一家子的點點滴滴,其間有位媽媽舉手發言:

         「您說的,我們幾乎都做到了,孩子成績也不錯,但好像較少提到品行方面,我認為應該品行才是第一,學業第二,從小教孩子如何孝順父母其實更重要。」

         其實一場演講,差不多就是兩個鐘頭左右,要把教導孩子的整個流程,巨細靡遺的說明根本不可能。這位媽媽一定沒看我的書,其實我的書上寫得清清楚楚,不只品行方面,還有與小孩相處的一些小訣竅和哲理呢!

         我從不認為品行是第一,如果它是第一,那請問「健康」又該排行老幾?怎麼排?失去健康的人會認為健康是無所替代的,因為感受最深;失學的人會認為學問是最重要的,因他不缺健康。

         這位媽媽也提到孝順部分,以前很稀鬆平常,現在時代進步了反而要刻意教。就像以前台語很普遍,現今卻列入學校必教課程。其實這些東西在家裡學即可,也最有效,卻因為忙碌而忽略了,久而久之記得「孝順」的人愈來愈少,而做到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!

         在教育孩子時,我和媽媽也是把這些做人的道理,很自然的融入生活當中,並不會特別強調或抽出來排順序,我更不會把他們留在身邊,只為了孝順我們,我寧願給孩子取之社會、用之社會的觀念,並轉化為感恩、回饋奉獻之心的大愛來回報。

         當然,要有這個能力不能只有品行好,還得健健康康,並在學問上要有相當的專業。

         品行是基本,學業更不是第二,健康也非與生俱來的,沒有排名之分,三者是可以並行不悖的。

關鍵字:品格、道德標準、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