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會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及耐性
犯了小錯如果大人能夠忍受,甚至寬容到「微罪不舉」
他們就會「軟土深掘」,直至踩到紅線後才緊急煞車。
樹是少時修,火要小時救。
有時小朋友也不是真的存心說謊,只是習慣性的唬哢過去,心想大人也不介意,這時大人要是不表態,孩子的認知就停留在那個時候,就像我們抖腳一樣,是不自覺的、是習慣性的。而且太容易原諒,會造成孩子無法記取教訓。
姊姊同學的媽媽打電話來請教某事,聊天當中談及她兒子一放學不打電腦根本受不了,一上去最少就是一個小時,說也沒用,也不想硬性阻止。另一方面稱讚我家兒子這麼厲害,居然能夠不受誘惑可以不打。太太回她:
「你誤會了,這是有典故的。」
話說電腦遊戲是弟弟的第二生命,有了電腦後便與他約法三章,每日只能玩半小時。但無法避免的,他也沉迷於電腦中五光十色及刀光劍影的快感,根本無法自拔。
他知道要求增加時間是不可能被同意的,於是想到了「拖」,每天偷個幾分鐘。孩子都是一樣,會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及耐性。犯了小錯如果大人能夠忍受,甚至寬容到「微罪不舉」,他們就會「軟土深掘」,直至踩到紅線後才緊急煞車。
弟弟說:「偷個幾分鐘頂多被念一下而已,假若你們都不說話,我不就『卯死』了。」
知道兒子詭計後,每次打電腦我們必定計時,他也乖了好一陣子。不解的是,有一次他假作功課之名行偷打電玩之實,我在客廳瞄到螢幕半斜,有不讓人瞧見的反常行為,門又半開半掩,他自以為聰明,殊不知愈心虛愈啟人疑竇!這根本是「此地無銀三百兩」嘛!
每次上前要來個人贓俱獲,而看到的總是查資料的螢幕,這種情形常常上演卻苦無證據無法舉發,但夜路走多了還是會遇到鬼,百密也有一疏,終於被我逮個正著。
經過一晚的開導,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,認知偏差成習慣了。誠心道歉後接受罰背英文雜誌一整課的處罰,什麼時候背完,什麼時候恢復打電腦的權力。
本以為事情落幕了,還早呢!一個月後又被媽媽抓到偷打。媽媽當場潸然淚下動之以情,讓他明白因沉迷於電腦養成說謊、狡辯的惡習,壞習慣的養成容易,要改是很難的,自己的累犯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經由媽媽的曉以大義,他自行處罰自己,刪掉所有電腦遊戲程式,保證日後絕不再犯。結束對電腦的瘋狂後,反而自己去研究高中數學。有這樣的轉變除了父母的循循善誘外,還要靠孩子自己堅定的毅力跟決心,尤其知錯能改的勇氣更是值得讚許!
發條不常轉,久了必鬆!事隔一年,善於遊走「我家法律」邊緣的弟弟,談到這則往事,還大言不慚的說不是我技術差被抓到,實在是我們家電腦太爛了,速度不夠快,人家一個鍵就過去了,我們要三個鍵。媽媽問他:
「你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欺騙大人?」
「你沒當過小孩啊?」
「我們以前不敢騙父母啊?」
「哎呀!你去問爸爸,他一定有,不然我是遺傳到誰呢?」
哎!怎麼搞的,兒子說謊,連我也有事?看來是我太太的「問案」技巧要加強了。
關鍵字:品格、道德標準、習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