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想幫忙孩子做,但還是忍住了
讓孩子自己想辦法也許更好
太方便了反而孩子不知珍惜
更失去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。
四川臥龍因地震缺竹子,貓熊只好學人們吃粥,有的開始學啃草、甚至喝尿、抓蚯蚓吃,就為了活下去!
這一代的孩子太幸福了,從來不會想到哪一天會過苦日子。過慣了茶來伸手,飯來張口的優渥生活,無法體會父母的辛勞與付出,只會一味的要求,而漸漸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過去曾到樹林的一所國小演講,一位主任知道我正在寫書,特別告訴我關於她和她兒子的一則故事。
小一的兒子一直向她要求養貓,但作為媽媽的她為了親子關係的和和諧,不想正面回絕,只好對兒子裝出很無奈的表情:「以媽媽現有的能力,你和貓之間只能養一個,怎麼辦?」
兒子考慮了很久,過了幾天煞介有其事,很慎重的跑去向媽媽說:「還是養我好了。」
機智的媽媽天衣無縫的把問題丟還給孩子自己解決,智取兒子。
弟弟每次放學打完籃球回來,袖口必定髒成左右兩大塊,流完汗後順手一擦,方便的很,但洗衣機洗不起來。起先媽媽以刷子刷,並交代他帶手帕。第二天還是髒著袖口回來,這時媽媽看了很火大,要他自己去刷。洗不乾淨再去洗一次,直到媽媽滿意為止,雖然弟弟臉很臭,心不甘情不願,但至少讓他知道不能那麼自私,自己方便卻造成別人的辛苦。
天上下雨地上滑,自己跌倒自己爬。經過這一次教訓後,兒子的袖口很少再髒過。
有時候適時的把問題丟還給孩子,會讓人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。
關鍵字:能力、態度、習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