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是自己的,沒有專家。
了解孩子,你就是專家。
我常給我的讀者一個觀念,不要聽最好的,而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。就算適合百分之九十九的人,我的孩子偏偏是屬剩下的那百分之一。以前對,現在並不一定對;大人對,用於孩子也不一定對。
我喜歡聽講座,因為可以修改自己的路線,尤其以一般媽媽的實地教育分享,以過來人的經驗傳承尤為感動。標榜專家的演講反而不吸引我,因為有距離感、太理論,我們做不到,也許只有羨慕的份。
一位後悔的媽媽,在這次學校的講座中,坦誠初為人母時什麼都不懂,孩子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以書餵、照書養。東施效顰的結果是四不像,完全不是那一回事。孩子被她整得很慘,功課也上不來,到了老大國三時,才整理出個人心得,幫助孩子考上公立高中。最幸福的是老二,因為媽媽已抓到適合他的訣竅了。
每個人的不同觀念及獨到的方法,我都接受。但,我只挑適合我的,即使一本書中只有一個我認同的觀念,讀了也就值得。
在內湖附近有一位媽媽,很欣賞我們的快樂學習模式,什麼都要和我們一樣,不管是老師或方法,甚至想休學或每周願千里迢迢轉兩次的捷運到我家附近學習,來回車程連腳程及等車時間,一天浪費了兩小時。
她以為和我們同樣的環境,同樣的輔導老師會造就同樣的孩子。像不像三分樣是沒錯,雖然我很佩服這位媽媽的魄力,也不潑其冷水,但卻不看好。
果不其然,先生的不支持,兩周以後就胎死腹中。從沒評估過家庭因素。更好玩的是有一位住在桃園的媽媽,居然學我在機車的照後鏡貼上英文單字,教後座五歲的兒子。拜託!請不要學我這危險的動作,我是放慢速度加上經驗老道的近三十年騎機車經驗,實在無法相提並論。
有些人只看到某些成功的代表人物,就直覺的一窩蜂跟隨其方法。別人的良藥也許是自己的毒藥,世界上沒有一體適用的秘方。
我自己兩個孩子也是兩套方法。兩年前一位家長向我推薦國中要讀哪哩,我馬上答應了。她嚇一跳,要我不要那麼快下決定,說不定還有更好的。我回她:「我不必最好的,我要適合自己孩子的。」就像男婚女嫁一樣,條件最好的不一定適合當你的另一半。
孩子是自己的,沒有專家。了解孩子,你就是專家。
關鍵字:學業、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