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孩子頂頂嘴,我和媽媽也很樂意當孩子的出氣筒。
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及看法,親子關係不好也很難。
壓力是萬病之源。
有的壓力必須孩子自己承受,但不對的壓力就必須去除,這有賴於父母的回收功力,要扮演孩子「心情垃圾分類」的角色,給予適時的抒壓。
弟弟小學時候放學的某一天,突然向我抱怨:
「爸!都是你出書啦!害我在班上不能做壞事。」
我真的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,不明白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?
原來,學校的小朋友或老師都因為他父親出書而拿放大鏡看他,也曾老師對他說「你爸出書,你還這麼調皮」?使得他突然被標籤化了,那一陣子他很不快樂。
知道原因之後,我馬上對孩子加以心理建設:「千萬不要這麼想,這是兩回事……。」
做壞事當然不行,但其他諸如分數等不必給自己太多壓力。盡力即可。你還是作你自己,壓力,就由我們大人來扛吧!弟弟點點頭表示理解,看得出他的感動。畢竟孩子最在乎的還是父母的想法。爸爸都這麼說了,別人更無從置喙。從此他學會了不在乎別人的眼光。
弟弟第一次國中段考一炮而紅,不小心校排第一,他很擔心下次掉下來會被笑,果真第二次退步了。這時正值資優班的測驗,也是一大票同學及老師關心。
「這次校排第幾啊?資優班有沒有考上啊?」
回家後自嘲:「考一百分沒人問,考八十六分那麼多人問。」
他選擇據實以告,因為家中我們父母早為他作好心理建設。人不可能永遠第一,認真的對自己負責即可。
姊姊從小學到現在,考了三次還是沒能考進資優班,我是這麼告訴她的:「資優生多如過江之鯽,但八年級數學免修卻只有你一個,你還是比較特殊的啊!」她微笑點頭肯定了自己。
我兩個孩子就是這樣帶上來的。他們多了父母的包容,做得更好!
鯀的圍堵、禹的疏導,孰勝孰負?歷史上記載得很清楚。就算孩子頂頂嘴,我和媽媽也很樂意當孩子的出氣筒,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及看法,親子關係不好也很難。
關鍵字:情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