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在國中三年級時,莫名其妙的進國家代表隊,原先根本沒計畫走這條路,因為來得太突然,讓兒子一時不知所措,情緒起伏很大。開學後每個週六、日都必須到師大受訓一整天,住一夜K書。總計十週,每次星期天回來都有事,脾氣變得很大。
「早知道就不要去了!」第一週回來,砲火馬上射出。兒子很後悔答應師大來受訓,因為名稱雖說是「國中科奧」,事實上沒有提前高中課程的學生,根本考不進去,更別說出國比賽了。隊友中也有人讀到大學課程了,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及地球科學,都必須加深、加廣再無限延伸。
看到隊友的程度,自己嚇到腿軟,相形見絀、心怯膽喪。
「教授一定是把分數算錯,我這種程度怎可能會上?」
「不會吧!第一次入選三十名就算是幸運,難道第二次研習營分數算錯了嗎?」媽媽回答。
「你都不知道我差人家多少?死也不能死得太難看啊!」
「沒關係啦!你起步比別人晚,我們當烏龜,按自己的腳步慢慢爬就好,老天自有安排。」媽媽也只能這樣安慰兒子,其實早在回到家前的機車上,我就已中槍,全身彈痕累累了。
兒子只是要宣洩一下,讓我們有個心理準備罷了。一旦發洩完了,他會舒服些,我們也能體諒。當他對媽媽發一連串的牢騷時,媽媽總勸他:「老天自有安排,不是給你最高的榮耀,就是最慘痛的失敗,失敗也是好事,提早學會面對挫折而已,跌倒了爬起來最重要。」
受訓期間,和兒子同寢室的,是以第一名之姿考進科學班的同班同學,年齡卻比他小一歲的早讀生,每一科都超強。據孩子的媽媽所言,以前小學每個月都向圖書館借三十本書來看,興趣就是看書。
「生物也贏我、物理也贏我、基測分數也贏我、微積分人家也會,年齡又比我小,什麼都贏我,我慘了!」
「你就當那隻烏龜,慢慢爬就對了,不要太在意。」
「每次都說那隻烏龜,你怎麼知道人家就是那隻兔子?」
「我又沒說他們是那隻兔子,而且也沒叫你追他們,我只是叫你做你自己,不要虛擲光陰就好。是你心太急,當那隻烏龜有什麼不好?」
每次受訓回來就被刺激一次,去一次受傷一次。刺激太重第二天就會發飆,變成有一點憂鬱。
「去吃十八銅人行氣散啦!」
「不必,你過來讓我打一打,氣出來就好了。」
還會開我玩笑?表示病情還不是很嚴重。
從小沒第二名過的資優生,這對他打擊甚大。回到家都心事重重,盡說些喪氣的話,銳氣全不見,被刺激到了,長吁短嘆,沮喪之至。因貧血基因,體力不如人,早上有精神,下午就沒力了。看看別人還是活蹦亂跳的,有時一上課兩小時就無法思考。
「為什麼不退出?」朋友問兒子。
當初是考好玩的,原本認為是一個免費學習的機會,可以接觸到昂貴的實驗器材,現在卻壓力大到每天睡不著。頭,哪裡有洗一半停下來的?現已是責任,而非個人得失了。當時兒子的脾氣陰晴不定,彷彿朝穿皮襖午穿紗,也不知何時會發作,每次的戰況都罄竹難書。
「不要以為你兒子考上國家代表隊有什麼了不起?好像很厲害,那是運氣。你根本沒看過外面的世界,人家的實力到哪裡?我根本沒資格去的,人家厲害到什麼程度?」
「你們不要以為我考進去就很厲害,人家老師一教全部都能記下來,聽過就會,我根本沒辦法,不要期望太高,差人太多,我多弱啊?」
「你太看得起你兒子,都覺得你兒子很強,其實人家更強,他們高中的都讀完、寫完題目,我都沒有。」
「媽!我怎麼可能進來?其他五個超強,有的讀到大學物理,評審老師一定算錯分數了。」
「不知天高地厚、外面世界多寬?怎麼說你呢?說好聽一點叫天真、樂觀,說難聽一點叫無知、幼稚。」
我和太太聽到臉上只能三條線,他真的要試探兩老的底線?兒子的經典名言多到可以寫成整本書了。以前孩子小,同樣的一句話出來,我一定抓狂痛罵一番。現在長大會表達自己的處境與想法,絕對是遇到困難或不舒服,講的話當然不好聽,你我皆然。只要願意把心中的不滿說出來,我都接受,難聽比憋在心中不說好多了。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,負責傾聽也不刺激孩子。
他的機關槍是多管齊射、彈無虛發、威力甚強,有時我們兩個老的躺著也中槍。但因從小陪伴至今,全家人感情甚篤,彼此了解無話不談,沒有輩分大小,孩子說什麼都不以為意,所以中槍倒地,也能微笑以對。
「真後悔!浪費時間,壓力又這麼大。媽,我可不可以退出啊?」
「可是上次師大打來,是你親自答應的,中途退出不好吧?」
「老天給你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及機會,要好好珍惜,不要太在意結果,放鬆心情,盡心盡力走完過程即可。」媽媽這樣告訴他。
「這我也知道。」
不是他的個性懦弱,只是想講出心中的矛盾,撒一下嬌罷了。
「失敗也好,不然我也很怕失敗,早一點失敗我直接拚別的,不然也沒時間。」兒子總覺得實力差其他同學很多。無論我們如何安慰,兒子都聽不進去,最後我對他說:「人家都補習,個個從小身經百戰,你沒補能上,誰比較厲害?」「都像你講的就好了。」但看得出來,他心中暗爽,嘴巴硬。
這些孩子有些特性,好學求知慾強,就算拿金牌回來也覺得自己輸人好多,必須再努力。記憶力佳,理解力強,課業主動超前同齡甚多。大人只要支持及注意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即可。
唯能靜方能思,唯能思方能得。天下沒有白做的工,如何旋乾轉坤?就要看個人的一念之間了。
關鍵字:情緒、學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