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一週的急訓,從師大培訓回來,平時口若懸河的兒子,突然很沉靜,若有所思,也不再大鳴大放,判若兩人。六點多,兒子趁我去買晚餐時,廁所門也不關,一邊上大號,一邊向在廚房內的媽媽感性告白,講到一半突然向媽媽對不起。
「這段期間壓力大、脾氣大,對你們態度不好,讓爸媽很委曲,真的很抱歉。我知道你們在容忍,我也一直在壓抑自己。」
「你們不要再講我一定不會輸、沒問題這些話,這些我都知道。但叫你們兩個不要講又不可能,我講一句,你們講更多句⋯⋯我對自己未來很有信心啦!」
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?當了十多年母子,這時有感而發的媽媽,淚水已奪眶而出,也向兒子道歉。
「其實是我們的關係。從小就打壓你,看不慣就罵你,是我們不會帶你,對不起!害你這麼矛盾、痛苦。」
「不要這樣想啦!你們沒打壓我,以後到社會也會被打壓,你『賈伯斯』看太多了啊?」兒子反而安慰起媽媽來了。因媽媽剛看完整本的《賈伯斯傳》,一面說給全家分享看到賈伯斯調皮童年的成長背景,更能體諒接受兒子的處境。
兩人的真情告白,讓媽媽覺得兒子經過這三、四個月,忽然成熟長大了,一夕間怎麼變得這麼懂事?雖然選擇對媽媽說出心裡的話,是因媽媽比較「好欺負」,話也說不贏他,比較不具威脅性,而且媽媽一定會告訴爸爸。這幾月讓他成長許多,會為別人著想了,知道對大人脾氣很大,態度很不好,反省自己,會自動低頭道歉,不容易。這時兒子才承認,每週受訓回來就被打擊一次,星期日回來會裝作沒事,忍到星期一才發作。以前媽媽怎麼問,他都否認。
「為什麼不講?」當時百思不解的媽媽,現在得到答案了。
「為什麼要講?」
因為我出書的關係,兒子從小學時,陸續改掉許多壞習慣,他怕丟老爸的臉,也怕自己的不好行為被寫在書上破壞形象,難怪有位小學老師這麼說他:「你爸爸都出書了,你還這麼調皮?」
所以他都儘量壓抑自己不犯錯、不調皮,但本性並不是乖乖牌的他,一直無法做自己,就演變成雙重人格的矛盾個性。如果什麼都重新來過一次會比較好嗎?很難講,誰也說不定,調整一項也必定失去另一項。我們現在不擔心他的功課,只在意情緒壓力的抒解。
「我的人生就是學習、就是讀書,少了這個,我又剩下什麼?」平日的莽撞輕率不見了,這個時候除了等候上戰場打仗,有急務在身、蚊負蟻運的兒子,好像所有事都變成雞毛蒜皮的小事了。
他也感謝父母這一段日子不離不棄的包容,總算都走過去了。
「這條路不是我想走的,最近頭腦都停滯了,因為只忙著寫題目,我不喜歡,我要思考。可不可以不要去?讓有實力拿金牌的去,我的體力最多撐一小時!」這句話他不知重複說了多少次,到了前一天還在講,不是真的不去,只是想講出心中的想法罷了。當然,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下一步走向。
那幾天也聽到太太對打電話來的讀者分享:「媽媽,我告訴你,如果你沒堅持、沒態度,將來孩子失敗,就不能怪孩子。因為是你的關係。你教他的,他學你的。」
好多人稱讚我的孩子真不容易,小小年紀就得承受如此的壓力,真懂事、真優秀。我一定馬上反駁:「亂講!是大人先優秀、先用心,孩子是大人教出來的。父母沒教,他怎麼會?」我說出來後,大家都認同。
太太的一位朋友告訴她:「我兒子就像我。」原來是她讀國中的兒子喜歡名牌,她雖覺得不妥,但不敢指責,也一直供給。因為她自己做不到,當然也就沒立場怪孩子,除非自己先改。
從家中出發前三十分,兒子還抱著書苦讀,這種精神已讓我放心了,得不得獎回來已是其次。
刀要石磨,人要事磨,我的孩子成熟長大了,兒子會道歉,也驗證了父母身教的成功,誰又能否定呢
關鍵字:情緒、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