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一所國中飼養的梅花鹿,深夜連續遭攻擊,母鹿死亡、公鹿受傷。校方檢視監視影帶,發現凌晨有五名青少年,手上拿著棍棒,甚是可疑。網路上也開始人肉搜索了,一片漫罵聲。但後來警察出面作證,確曾接獲報案,有野狗在攻擊梅花鹿,五名青少年為了救鹿才拿棍棒趕狗,反而被誤會是殺鹿。校方再調出前一天的影帶,真有五、六隻流浪狗在鹿舍狂吠,網路鄉民冤枉了好人。
我們社會有言論自由,大家卻習慣流於看到黑影就開槍,只會批評。這五位青少年花了不到六天就洗刷冤情,我卻花了六年!
從出第一本書開始,批評的聲浪即排山倒海而來,例如說我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、給孩子的壓力太大、根本不懂教育等等⋯⋯其實說這些話的人,無論是酸葡萄心理,還是炫耀本身很有學問,我都不放在心上。在俞老師那裡的第一次演講,有幾位老師來取經,其中一位待我講完後,向一旁的家長丟下一句: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。」
俞老師聽到這句話,因為怕我難過,自己放在心中六年,不敢告訴我。其實我早已習以為常,現在是金鋼不壞之身了。多年前許多人以放大鏡檢視,要看我們笑話,前幾天還有一位讀者打電話來自己承認:「我也是其中一個。」說完自己不好意思的笑了。也有好多讀者第一本看到不買,第二本、第三本⋯⋯直到第四本女兒上了高中,初步成果出來了才認同,回頭再買前三本。這回不好笑了,因為別人的成果出來了,自己的問題才正開始發作!
也曾有位老師批評我太早宣布小孩是資優兒,小學第一名真的不算什麼,希望把童年還給孩子,不要把過多的功課壓到孩子上,要家長不要執著於超前學習。
這位老師犯了許多讀者的毛病,就是「有看沒有懂」,眼睛看到的就只有字面上的「資優兒」,斷章取義認為我們只看重孩子的功課,卻不知我們更重視的是品行及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。「他不了解我們,太早下評論,沒關係。『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』,以後兒女長大會替你平反的。」太太這樣安慰我。又繼續說:「光看兩個孩子那麼陽光燦爛的笑臉,也知道他們非常快樂,被填的孩子會有這種笑容嗎?『相由心生』沒聽過啊?有我這個快樂媽媽在,孩子怎麼會不快樂?不懂!」太太說得真不要臉,但也是事實。
我的兩個孩子,目前非常快樂的為自己讀書,自動自發的程度令外人落淚感動。只有成績你就滿足了嗎?也許其他的父母這樣就滿足了,但我不可能滿足。品格更嚴格要求,很多人不懂就大放厥辭,見樹不見林,自己又做不到。
不快樂?現在兒子還怪我以前給他太少,給他太快樂,目前積極買原文書看,這我逼得動嗎?是百分之百的主動。在月考前,女兒有時自己撥鬧鐘五點起床讀書,很多很多的習慣,都是在小時候大人的堅持所養成的,我的兩個孩子,享受著別人沒有的快樂;但多少秉持快樂童年的孩子,到國、高中才開始在水深火熱之中。
童年只有一個,難道中年有兩個?快樂童年,痛苦中年?當孩子在小的時候,分不清楚什麼叫痛苦或快樂時,你給他快樂;國、高中了,他知道什麼叫痛苦或快樂時,你卻給他痛苦,叫他補習、叫他睡不飽?這又對了嗎?
快樂是要能延續一輩子才是真快樂,絕非僅是小時的玩樂。
這麼多年來,大家喊著教改,教育部長更是五日京兆,都說要解決孩子的功課壓力,都說要讓補習班關門,結果呢?現在的孩子比從前還累,補習補得更多。
批評我的人沒錯,是我的錯,因為我畢竟是少數。但我只能對批評我的人說:「你看對了事,卻錯看了人。因為你看到的那個人是我!」
關鍵字:學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