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陪伴這個問題,數不清有多少的媽媽,向我或太太說過這句話:「我也有在陪啊!」
廣告說「斯斯」感冒藥有兩種,我看陪的方式不下百種,問題是你陪對方法了嗎?不是孩子坐在書桌讀書,你坐在旁邊教就算數了。如果效果不如預期,一定是某個環節出問題,不是陪沒有用,而是找出原因修正即可。
幾年前女兒國中同班同學的一位家長告訴我,在孩子小學時就買到我的書了。他一位朋友的孩子非常聰明,但PR值總是六十多徘徊(PR值六十,即一百人贏六十人),於是向他請教。
「這本書好好的看,就知道怎麼做了。」
過了一陣子,孩子的分數還是沒起色。
「我送你的書看完了嗎?」
「書?喔!太忙了,也不知跑到哪裡去了。」
熱心的這位同學家長,特地又買一本我的書送過去。「拜託!這次一定要好好的仔細看完,千萬拜託!」
幾個月後,孩子PR值已從六十多進步到九十多,考上不錯的學校,還怪他:「你怎麼不早點拜託我看?」
這位父親及時修正,救了孩子。還有許多父母霧裡看花,有看沒懂。「我有在陪,好累!女兒還是不會。」
一位媽媽問太太,等問完後才知根本白陪了。沒有計劃、沒有方法、沒有效率,難怪沒有結果,事倍功半。數學沒背單位,一公尺等於一百公分,一公升等於一千CC,這些基本概念都沒,就硬要孩子拿題目來算?當然,第二天孩子又忘了單位,大人怒目瞪眉氣炸,哀怨孩子難帶。
拜託!打空拳當然費力,說空話一定勞神。是你自己沒讓孩子背熟單位,並驗收這個動作,也沒提前,難怪手忙腳亂,不修正的話陪一輩子也沒用,關鍵一定出在大人身上。但父母都怪孩子難教,從不怪自己不會陪,當你孩子真冤枉。
有時父母只考慮到自己立場及想法,就要求照著做,又要補習又要叫他看光碟,當然無法吸收及充足的睡眠。更有一位媽媽,買到我的書後馬上叫女兒:「快!快!趕快來預習。」他看女兒動作這麼慢,火很大,都想打下去了。這種陪法連我都不爽,寧願你不要陪,陪比不陪更慘,弄得草木皆兵,興趣都不見了。
這叫逼、叫壓,根本不叫陪,當然永遠是窮忙、白忙。
孩子也許一時會勉強配合,但家長沒想辦法讓孩子出於自願,久了就意興闌珊了。而大人則是怒容滿面,心有餘而力不足,挫折感甚重,自然而然就放棄了。因為再急也沒用,效果就是不好。聽完我的解釋後,這位媽媽才醒了過來,原來她以前的方式不叫陪,陪的關係應該是對等的,如果用對立的階級規定孩子,當然孩子心不甘、情不願的應付你。
我的另一位讀者媽媽,孩子怎麼讀都上不來,PR值五十多(一百個贏五十多個),班排十多。「班上程度不高,為了兒子還退休陪他。好奇怪,整天乖乖在書桌上讀書,也不笨啊!看醫生也說沒問題,智力OK。有的背得很快,有興趣的做得很好。也有補習,全科班,到底問題出在哪裡?」媽媽很擔心,剩兩個月要考高中了,不知怎麼幫他?數學還請家教特別教呢!就怕他考不上公立高中。
這是在一個沒競爭性的團體下,安逸太久的結果,基礎不穩當然怎麼也爬不上來,因為東西愈來愈多,消化不完,沒做中程學習(可參見第四本書《我這樣陪孩子走升學路》中的〈長中短程不補習法〉),整個步驟都亂了,唯有在高中前的暑假重新開始。「了解原因後,感到踏實多了,我們會從高中認真開始。」
還有一位媽媽最狠,小一的兒子數學考二十六分,簡直氣炸了她。棍子打一打,居然就考八十多分,自己覺得有效!她還打算花一千五,買廣告宣傳的「聰明藥」,聽完我演講後,改買我的全套書籍,也不敢再打兒子了。眼光太短、炒短線、沒耐心、想立竿見影的陪法,總有一天會破功的,不實在,沒基本。
最近無意間看到一部老舊影片,一九六○年代一對年輕夫婦,已生了五個孩子,到衛生所觀摩避孕宣導。指導人員只是象徵性的把保險套放入大拇指說:「這樣就可以避孕了。」年輕爸爸回去照著做,太太還是懷了第六胎,罵衛生所亂教。一問之下才知道,回到家他真的套在自己的大姆指,用這種避孕方式,可能還會生到一打以上。
我也有在陪啊!不能只學一半,那叫事倍功半。如何力挽狂瀾、脫穎而出,就看每位家長的用心程度了。
關鍵字:學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