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不會回答的話

怎樣回應孩子的硬拗?

教育要能成功,有些手段就成了必要之惡

怎樣回應孩子,媽媽們自己要慢慢學習

如果不行就請老公出面,這也就是我常強調的

教育這條路爸爸不能缺席,不然一定缺一角

缺的那一角叫做—「死角」!

  一位替孩子報名學英語的家長,向何嘉仁美語補習班櫃檯的行政人員問:「這班的老師怎麼不是何嘉仁?」

  行政人員:「何老師很忙,不可能每班都由他教的。」

  家長:「那我要告你們『廣告不實』!」

  行政人員:「你可以到隔壁長頸鹿美語補習班,看有沒有長頸鹿能教你的小孩?」

  這應該只是網路上的笑話,櫃檯服務人員不敢這樣「嗆」顧客的。但這種「神問答」在我家真實上演過。有個周末早上,太太告訴我一個真實故事。有位大約讀小一的女孩,隨口問身旁一起散步的媽媽:「媽,魔鬼氈是什麼做的?」這位媽媽楞住了並沒有回答。

          女兒馬上再補上一句:「媽,魔鬼氈是『魔鬼』做的嗎?」媽媽還是繼續走她的,攢眉不答,臉上不只三條線,一樣不理女兒。

  老實說,我也不知道魔鬼氈是什麼做的,但我不會不回答。當父母的一定要回應孩子,不能欺騙,不懂就必須承認,虛心求教,不可顧及所謂的「尊嚴」、面子而硬拗、左支右吾,甚至怕被孩子取笑,敷衍了事而不回應。你若是個不回答的媽媽,孩子漸漸不會問你了,因為問也是白問,誰會一直問一個不知道卻又不敢承認的人?

  「如果你是這位媽媽,你答不答?」我反問太太。

  她說:「以前,我可能不答或說不知道。但現在我會說:『好問題,我查一查、問一問再告訴你。』」

  沒錯,孩子充滿好奇,小時候「為什麼」三個字不離口,剛好是引導他們的最佳時機,打蛇隨棍上,怎麼可以放棄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?有的父母自己不會也就算了,還加一句「囉唆!問那麼多?」或「我很忙,不要吵!」以後孩子真的不會去吵你了。

  所以不管再怎麼忙,我都會回應孩子的問題,可以暫時欠著,但不能拖或算了、忘了。遇到當下不知道或一時反應不過來的問題,我只會傻笑,但孩子會好高興,心想:「連爸爸也不懂?那表示我程度夠。」在成就感催促下,會找更有程度的問題來糗我。但我也不是傻笑完就結束了,我會附帶一句:「我們各自去找資料或請教老師,誰先查到,誰就教誰好不好?」我一定記在紙條上,確保不會忘記,也會整合彼此的答案。

          兒子在小學時,有天故意問我:「爸!其實牛肉麵根本不必放牛肉。」

  「沒牛肉?那就是騙人了。」

  「可是太陽餅裡也沒有放太陽啊!」

  似乎言之有理,一般家長聽到這裡,可能只是笑笑,親子問答大概就到此為止了。但我不是,我一定要解釋清楚:「牛肉是實物,平常就能吃到,麵裡放牛肉可以做得到,所以不放牛肉卻叫牛肉麵就是欺騙。但太陽餅裡包太陽有可能嗎?能吃嗎?你敢吃嗎?」

  牛肉麵是用實物取其物名,太陽餅是取其虛名,只是以外形命名,其他像是牛舌餅、獅子頭、太陽餅、松露巧克力……也是這樣。不然老婆餅會放老婆?月餅裡包月亮嗎?螞蟻上樹會有真的螞蟻?所以,棺材板只是外形像棺材,取其升官發財的諧音;甚至蒙古烤肉根本不是源自蒙古,是台灣人自創的,蒙古人反而要來台灣學做蒙古烤肉。

  反過來說,現在很多米粉裡沒有米、花生油裡沒花生、雞蛋麵條裡沒雞蛋、小米酒裡沒小米、薑母鴨裡沒薑母……,這就是黑心商品。

  太太常對讀者說:「帶住孩子的心,親子間的互動很重要!方法之一就是從孩子開始問第一句『為什麼?』時,父母就要有耐心且慎重的面對孩子所有無厘頭的話,正視孩子所有的問題。」

  回答孩子一個問題,查的資料可以讓父母至少學到十倍的延伸利益,投資報酬率非常高,何樂而不為呢?

關鍵字:學業、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