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不會回答的話

背這個有什麼用?

你的抱怨我聽到了

但等你發洩完,該做的還是得做。

我不會因你的抱怨而心軟

因為這樣是害了你!

  女兒剛上國中時,新生訓練第一天,班上自我介紹,其中一位同學就站起來大鳴大放:「我最討厭背歷史了,浪費腦容量。」導師氣定神閒的回答:「我就是教歷史的。」全班爆笑。

  這位同學自我設限、自我排斥,歷史成績還會好嗎?不會。

          有些自以為是的孩子,不肯好好花時間讀書,就用「背這個有什麼用?」來當藉口。曾有一位媽媽說,孩子向她抗議:「背了還不是會忘,為什麼要背?背了又有什麼用?」

  這位媽媽雖然對孩子的歪理不以為然,卻抵不過孩子的伶牙俐齒,於是放任、順著孩子,直到孩子成績直直落,連品行也出了問題,做母親的才後悔不已。

  這些藉口我兒子最內行了,從小他就最會叫、常常叫,懶得背、不願死背,每一項課業都想以理解方式進入腦袋,排斥背單字。甚至還說:「爸!我背不起來。」「單字多,背太多會混掉。」「英文不是這樣學的。」

  他的藉口一籮筐,但我不會放任,而且還會找到機會就反擊。

  「姊,西周定都哪裡?」有一次歷史考試前一晚,他問姊姊。

  「鎬京。」

  「是誰把商朝遷都於殷?」

  「盤庚。」

  「啊?這也要背喔?」

  兒子懶得死背書,尤其是歷史,他背不背完全以試探姊姊為準,國中時常考姊姊問題,如果姊姊會,他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背。反之表示不重要,懶得理它。

  「明天要考出師表,背那個根本沒意義嘛!姊,你去年有背嗎?」背完歷史又要背國文課文的兒子再問。

  「有啊!」

  「那你現在還會背嗎?」

  「有些忘了。」

  「對嘛!背了還不是會忘?」

  這時我忍不住說話了:「你不好好背一次,就永遠不會。但你背了一、兩次後,下次複習會容易許多,不然永遠停留在第一次︱沒記憶。基本功還是要下的,凡事都有它的過程及道理,不能跳過。」

  現代孩子不肯花時間下苦功夫,像高一時兒子自曝老師教了一學期的日文,還是只會五十音,不想背,常常碎碎念:「單字那麼多,我好變態,今天背一個,明天忘兩個,一下子就忘了,這樣是在整人的喔?」

  他恨背誦的抱怨語錄,多到可寫成一本書。但我告訴他:「你的抱怨我聽到了,但等你發洩完,該做的還是得做,我不會因你的抱怨而心軟,縮手放鬆一絲一毫,因為這樣是害了你。」

  我們當父母的,沒法幫你們背,我們能做的,就是傾聽你的抱怨,讓你有些許分散壓力的空間。等你倒完你心裡的垃圾,說出了委曲後,還是要回到現實,該背的就是要背。

  學在苦中求,藝在勤中練。不是要你「背多分」,是要你在「背中學」。

關鍵字:學業、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