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不會回答的話

怎樣解決孩子沉迷電玩?

電玩不是不能打,而是不要打太久。

我兒子的同學,隨便打一打都上校隊最後出國比賽得獎,還因此保送大學,這種肯定自我的打法才有意義,

誰說電玩不能打?是看你怎麼打!

小時候可以,現在為什麼不行?

讓孩子彈性決定時間,自我負責、自我承受,甚至無限暢飲,前題是在不影響課業之下。

  有一年在桃園大溪的仁和國中,周六上午三小時的演講,聽眾非常踴躍,多達三、四百人的家長及國中生。

  結束前有一位媽媽就舉手發問,她說自己的孩子打電動已到沉迷的程度,問我該怎麼辦?我看到台下一片「髮浪」連續的在點頭,顯然大家心有戚戚焉,原來這已是普遍現象。

  「成績好不好?」

  「還不錯!」

  這個孩子屬聰明型,只是未定型,以致自制力不好,國中功課還可靠自己的資質應付過去,高中就會出問題。自制力不好的原因在於小學功課少、時間多,大人也圖方便、忘了陪,把孩子丟給電腦,反正功課也不錯,優待一點無所謂。

  沒有規範之下,習慣模式就是這樣,無限暢飲。到國中了,父母緊張了,卻也管不了,孩子認為自己的娛樂時間被剝奪,因為以前小學可以,現在為什麼不行?

  沒有自制力的沉迷,是孩子小學時媽媽的默許縱容、沒節制、沒遊戲規則所致。這時也可由爸爸出來扮黑臉,媽媽再推說是爸爸有意見。先承認以前是新手媽媽不懂、不對,現在你國中了,需要重新修正一下,等考上高中再恢復開放。一下子要改並不容易,也會引起孩子反彈,倒不如來個道德勸說或談個條件,以每天固定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基準,功課進步可獎勵遊戲時間五分、十分,但退步也要扣個五分、十分,視進退步的幅度,事先講好大家甘願。

  孩子畢竟已升上國中了,父母要沉得住氣,等待時機,不要馬上全面禁止,惹得青春期的孩子不爽賭氣,功課擺爛反而不好。反之,功課沒掉,電動應視為孩子的激勵、期待、抒壓的原動力,關鍵在於有沒有和孩子事先約定每天固定時間。

  兒子在小學時期也是非常沉迷電動,幸好我抓得很緊。有次英文五分只考一分,表現太差,理由是讀錯頁,頻頻說下次要雪恥。到了星期六早上,家教英文老師快來了,兒子還在打電腦,我叫他下來了背單字,他說還有七分鐘……。結果來不及背,這一次考兩分,媽媽抓狂。怕媽媽扣全學期的電腦,自己先承認不對,並自動扣一天不打。我笑他七分鐘捨不得,結果少打一天四十分,這樣得不償失。但為什麼是扣四十分?因為之前表現好可多加十分,表現不好自然扣回來,大家沒話說。

  國小壓力小,無需靠電動抒壓,所以半小時解解渴可以接受。國中可加長十分鐘,功課好、壓力大,靠打電動抒壓無可厚非;但如果功課不好表示壓力不大,又何需減壓?既不需減壓就不必打那麼久。

  高中道理也是一樣,假如孩子的態度沒問題、我認為應該開放讓孩子彈性決定時間,自我負責、自我承受,甚至無限暢飲,前題是在不影響課業之下。反之,退步或表現不好,福利就收回來。總之、可粗略用兩種分法:

  一、以年齡分:國小固定時間,國中略長,高中開放。

  二、以態度分:表現好多打,反之少打。

  而我的經驗是交叉運用,同時考慮年齡和態度,講到孩子甘願,講到他爽,慢慢修正,很難一次到位,除非持續追蹤、堅持。

  這讓我想起,幾年前到北投國中演講時,一位媽媽很善良,心腸又軟。提及獨生女兒上高中後,課業完全沒自信,數學不好,補習回來後又沒時間睡,假日除非要補習,總想睡到自然醒。讀私立高中又怕被留級,媽媽總是一直鼓勵沒有苛責,但女兒似乎沒有聽進去,回到家就想打電動弄到十一、二點才睡,第二天又緊張,沒時間看書,放學回來又忘了。媽媽心想孩子功課緊很可憐讓她休閒,結果叫也叫不起來了。日復一日講也講不聽,認為現在孩子就是這樣,也不知怎麼辦?

  「從小被你的沒原則寵壞了而不自知,是誰默許的?要是我會好好的坐下來談一談,不聽?如果留級能改變孩子的沉迷,我會讓孩子留級,至少學會負責及承受。」另外作法的一位父親會設定時間,時間一到會提醒關機。有一次時間到了,孩子告訴他說還剩幾秒就能破關,他直接把帳號全部刪掉。所以孩子會沉迷,到底是誰的不對?

  小時候習慣把孩子交給電視、電腦,小時候不管,長大當然管不了他。沉迷網路絕非只是單方面孩子的錯而已,父母的問題更大!還是要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,別讓孩子的唯一朋友是那冷冰冰的電腦。

關鍵字:學業、態度、習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