態度對了,盡力就是滿分!
可以不在意分數,但絕不能不在意:
分數背後代表的努力程度!
有些孩子已盡力,但就是考不好,努力的成果無法實際反映在分數上,能怪他嗎?如果態度沒問題,將來在社會上絕對還是有一定的成就;但有些態度、品行、習慣不佳的孩子,不怎麼費力就靠著自身的資質得到高分,這種孩子我們不欣賞。
孩子從小時候起,太太就常告訴他們:「分數不重要,我們不會以成績高低來評定優劣,我們重視的是你們學習的過程及態度!」和成績比起來,太太更注重品格及健康,分數真的不重要。但「成績不重要」這種話,我不會一開始就對孩子說,而且我也沒資格說。在小學階段我是最注重分數的,品格和健康只是基本,不能以「成績不重要」作為忽略課業的擋箭牌,這點和太太的見解略有出入,因為我怕孩子因為分數不重要,就誤會連努力也不重要了。
兒子在小學高年級,有時考得很差,我們也會好心提醒關心一下,不要鬆懈掉,敏感的孩子會火大反彈。有次他居然說:「你們大人最現實,嘴巴都說不注重成績,其實都是說一套做一套」,還質疑我們:「你們不是說分數不重要嗎?」
沒有兩把刷子的父母,大概就被問倒了。他把大人的關心當成注重分數,所以比較關心分數的父母,千萬要學聰明一點,別落入孩子圈套,不要一直針對分數指責,孩子會翻臉的;但指責孩子態度及習慣不佳,他們就沒臉可以翻。
兒子常以各種方式,試探我們兩個老的,質疑我們非真心;但我也不是省油的燈,這張嘴剛好派上用場。我說:「我說過分數不重要,但沒說過努力及態度不重要。態度對了,盡力就是滿分,不及格我都能接受,但我無法接受不及格是因為懶散及浪費光陰。你要讓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後,分數真的一點都不重要。」
一位媽媽買到我的書後,想學我們讓孩子提前學習的方法,還希望從孩子小一就開始,但先生不准,他的理由是:「童年只有一個!」無奈的媽媽只好放棄。
小一第一次段考,全班九十八以下的只有兩個,她兒子考出的數字是反過來的八十九,打擊很大,自信心都不見了。孩子很精靈,爸爸不在家,媽媽說了算;爸爸回來就不聽媽了。媽媽使不上力,也不知怎麼辦?一天拖過一天,這孩子早晚會被你們大人拖掉了,沒分數也沒態度,難道要背負小學時的陰影,一路沒自信到大學?
分數重不重要的判定在於:時間是否白白浪費掉?如果有,分數就非常重要;反之,孩子自己有目標、興趣、理想、企圖心,成天閱讀課外書籍、研究科學實驗、延伸課內常識,以致沒時間或忽略了課本複習,這時分數真的不算什麼。因為這種人雖然在學校考輸大家,但只要到大學或出了社會,必能露出他的鋒芒,發光發熱。
孩子要學的第一門課,就是凡事都應認真努力。老人家常勉勵年輕人的一句台灣俗語:「做雞就要ㄑㄧㄥ(努力啄、翻、找東西吃),做人就要ㄅㄧㄥ(努力圖翻身)」。在在都顯示態度的重要,可以不在意分數,但絕不能不在意:分數背後代表的努力程度!
關鍵字:學業、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