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不會回答的話

讀書有什麼用?

人生這麼長,學校不考的,出社會卻考最多,讀書有甚麼用?

然而,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。

為了孩子的自信,未來的工作、人脈與婚姻

要視年齡層的不同,給予合適的引導。

讀書有什麼用?讀書很苦?那要看你和什麼比。

和吃喝玩樂、不事生產相比,孩子當然不想讀書!

  有一晚,我問在書桌前用功的高三兒子:

  「讀書有什麼用?」

  「沒有用啊?」他冷冷微笑的回我。

  「沒有用?那你現在坐在書桌幹什麼?」

  多年來,太多太多的讀者一直問我「讀書有什麼用?」這問題其實都是他們孩子問的,但他們自己只能講一點皮毛,無法說服孩子,最後親子雙方都不滿意,現代父母真的很難當。

  二十多年來第二次回台南丈人家過中秋烤肉,丈母娘私底下告訴我,岳父每次領錢都叫她去,自己說什麼也不想去。我問:「為什麼?」

  「因為櫃台小姐都會叫他自己寫提款金額啊!」

  「提款金額?阿拉伯數字他會寫啊?」

  「會,可是他不喜歡寫啊!」

  岳父自嘲「青瞑牛」,不識字,一生務農,了解沒讀書的痛,連數字都寫得又醜又吃力,所以對於自己三個孩子的教育特別重視,從小告誡他們一定要努力讀書,賣田賣牛也要讓孩子個個讀到大專畢業,就算讀私立的,眉頭也不皺一下,千萬不要像他這樣,成年後只能種田。

  四十多年前的執著,如今開花結果,兒女們個個都很努力、爭氣,成就不凡、有車有房又孝順聽話。太太永遠記得並感謝爸爸小時候對她說的那句話:「你能讀多高就讀多高,我不會因為是女生就不給你讀,沒辦法準備多少嫁妝給你,畢業證書就是你的嫁妝。」

  在當時農村一片重男輕女的氛圍下,太太聽到這句話,感動自不在話下。呵呵!但讀書有什麼用?

  三個孩子,時常打電話回台南,噓寒問暖報平安,岳父現在口袋「麥可麥可」,您說讀書有沒有用?

  從小我和太太就對兩個孩子,不停地洗腦、講道理。讀書的理由很明確,你們現在讀書是為興趣、為自己而不是為父母讀,學到的都是別人挖不走的寶礦,有能力可以幫助更多人。除了謀生,兒子居然能對我說出很有哲理的兩個字:「傳承」。

  我聽到後非常的震撼及感動,順便來個機會教育:「台灣的專業書籍很少,大部分仰賴原文書,你的感受很對,我們最缺的就是這一塊,你可以寫下來。」

  「我文筆不好啦!」

  「文筆是小事,沒聽過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嗎?只要自己有想法,其他自然水到渠成。」兒子聽了滿意的微笑。兒子現在的想法已比我同年紀時想的更成熟,他想的是如何改變世界的兼善天下,而非將來能賺多少錢的獨善其身。

  有人問他:「你真的對讀書這麼有興趣?」

  兒子很老實:「我本來不喜歡讀書!」這是小時候的答案,孩子喜歡玩,哪肯乖乖學習?但老媽從小就告訴兩個孩子:「你們當學生的天職就是讀書,這是你們的責任。哪天你們不讀書了,第二天起就去工作,不管送報或賣口香糖,就是要工作。」

  當兒子知道送一份報紙,必須在凌晨兩、三點那麼冷的天氣,就要從熱呼呼的被窩裡爬起來,而賣口香糖一條只能賺三塊錢?兒子想了想居然告訴我:「爸!我還是覺得讀書比較輕鬆。」

  讀書很苦?那要看你和什麼比。和吃喝玩樂、不事生產相比,孩子當然不想讀書。那和賺錢比呢?又變成讀書較容易了。但很多父母給孩子的選項,卻是遙控器和讀書,再笨的也會選看電視舒服。

  對孩子的提問,不必急著給答案,要用比較的方法,讓孩子了解事實的背後真相。

關鍵字: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