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不會回答的話

怎樣讓孩子主動學習?

上有好者,下必從之。

身為火車頭的父母不動、不用心,孩子也學你不動、不用心。

想要得到,就不會覺得辛苦。

覺得辛苦、覺得難,就是你目前還不想得到。

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,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。

此刻打盹,你將做夢;而此刻學習,你將圓夢。

  許多讓孩子提前學習的父母,一定有個熟悉的共同回憶,常聽到孩子抱怨:「好難喔!」

  我是一路聽到臭酸了。女兒高二時,換了位數學老師,女兒很不捨,因為她很適應原本這位老師的教法,分班後向原來這位老師商量,要他的講義拷貝。聊天當中老師談及自己讀小一的兒子,雖然買了很多數學教材給他,但他兒子卻一直在叫:「這麼難!」

  「就是難才要學啊!」老師這樣回他兒子,女兒聽了就覺得好好笑,好熟悉,以為老師看過爸爸的書。這句話就是我常用來回答當時還讀小學兒子的話,記得接下來的對話是:

  「那你永遠學一加一好不好?」

  「不要!」

  「太簡單的你嫌無趣、學過的你也不屑,具挑戰性的新題型又喊太難?這也不要,那也不要,那麼你到底要什麼?」

  就是難,才要學。會了就不難,覺得難就表示你還不會。這句話讓一位林口的媽媽打電話來,稱讚我的書真好用。她兒子五歲,常教他一些常識或英文,兒子卻直嘀咕:「好難喔!」

  原本不會回答的林口媽媽,買了我前幾本書後,就套用我書上的話現學現賣,回覆兒子:「就是難才要學,你要學簡單的嗎?不會的叫作難,會了就不難了。」她兒子覺得很有道理不再抗拒。

  從小我不斷的灌輸兩個孩子:「就是難,我們才有機會。認真學,難的會變簡單;不認真,簡單的也會變難!你是要以後愈來愈難?還是現在難但日後愈來愈簡單?」

  事實上我的兩個孩子,都是這樣「難」出來的。剛開始邊叫邊學,因為我的話長期在功課上得到印證,孩子終於了解、接受並願意挑戰。

  就是難、就是人家不願意做,我們才有機會。像我生平不坐飛機,縱然你要付費請我出國遊玩,我也會拒絕,因為我有懼高症,一個連上陸橋都會腳軟的人,怎麼坐飛機?我寧願一輩子當宅男,飛機?看看就好。哈哈!虧我還當了三年空軍,年輕時我已下定決心,這輩子絕不坐飛機。

  哪知前年金門的一所學校演講邀請,讓我不搭飛機的誓言破功了。老實講,決定赴約前我也考慮了好久,想了很多理由要拒絕,但我也知道,這一次不跨出去、覺得難,我永遠排斥,以後就更沒機會突破這一關了。

  為了給兒女做個榜樣,我硬著頭皮也要接了下來,挑戰自己。出發前一晚,我好像荊軻要去刺秦王前的易水送別,還故作無事的問女兒:

  「明天我要去金門,要不要照張相回來給你看啊?」

  我那孝順的女兒回我:「那不重要,你只要記得買兩包貢糖回來給我吃就好了。」

  老爸擔心了半天,女兒卻只關心貢糖。算了,我反身問出國經驗豐富的兒子:

  「好緊張喔!不知道你爸明天會不會坐飛機耶?」

  兒子卻很淡定的回我:「有什麼好緊張的,只要有屁股的人都會坐!」

  這真的是我兒子嗎?你一定要這樣回我嗎?我只好不甘示弱的恭維他:

  「你的屁股真聰明,還會坐飛機?」

  去年我又去金門講了兩天,原來搭飛機真的不難,有屁股的人都會坐,我也藉機向兒子證明,你爸真的是有屁股的!

  去年女兒大學學測,數學考題是五年來最難的,但她反而寫得很順。建中一位數學老師說,以前他寫一份二十分鐘,這份考卷很難,居然寫了四十分鐘!女兒回家對答案,「這題對了!」、「這題也對了!」在一旁的弟弟虧她:「你以為你在選立委,自行宣佈當選喔?」

  不理會弟弟,她笑得合不攏嘴:「好,數學十五級滿級分,宣佈當選!」全家笑歪了。

  難?是難到以前喊難而放棄的人,女兒沒放棄,所以現在覺得太簡單了。數學好,物理自然好,一科救兩科,女兒也靠優異的理科成績申請到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。一位同班同學總級分贏她兩級分,卻在第一關就被同校系刷了下來,很鬱卒的跑來問女兒怎麼回事?因為此系第一階段比的是數學、自然、英文,她敗在數理。

  數學是科學之母,非常的重要,數學好也和資質無關。以我女兒從小出名的「水泥」頭腦,照樣國中數學全校一%;高中數學全校一%;大學學測數學滿級分。

  哈佛圖書館的訓言:「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,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。此刻打盹,你將做夢;而此刻學習,你將圓夢。」

關鍵字:學業、態度、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