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會晚會都要會,為何不早會?
早做晚做都要做,為何不早做?
聰明的孩子較自恃,也較有惰性,是懶、不願意而不是不會,因此對提前學習會反彈、排斥。曾有對小四升小五的雙胞胎,暑假在家沒事做,媽媽要求提前跑小五的參考書,想不到孩子異口同聲反駁:
「老師沒教,怎麼會寫?」媽媽啞口無言向我求救。
來到我這裡,實地示範,我證明給你們看,一定會寫。我要孩子坐我兩旁,把數學課本念一次而已,我根本沒有教,只以聲音幫助記憶及專注力,念完後讓孩子自己看看前面註解,總共花不到十五分鐘後,要求孩子馬上寫題目馬上改,結果八十多分,證明我所言不假。
不熟的狀況下,孩子還能得八十多,等老師教完一定更高。不是不會,而是不願意走第一步,沒有試你怎麼知道不會?
好巧,這次寒假開學的前兩天,也是一對龍鳳雙胞胎不想上安親班,媽媽又怕分數掉下來,老師還沒教,我們要求媽媽買好下學期的參考書,按照步驟表演給媽媽看。
太太當場請孩子自己寫老師未教的數學參考書,太太告訴他們:「這不是考試,也不是比賽,自己看範例自己寫,不會的空出來就好。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的。」
兩姊弟埋頭寫起來,三十分鐘後休息,批改時姊弟倆也很好奇,到底自己寫得如何?也在一旁看結果。太太完全沒教,只是耐心的請他們自己找出自己的錯誤,自己訂正。來來回回三、四次,最後,他們憑自己的能力完成一個單元,孩子很有成就感也很開心。
我也示範了國文及社會,當場寫測驗題,都有八十分上下的水準。我要他們自己把用猜的那些圈起來,錯的馬上訂正,孩子很高興及自信,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後,終於可以脫離抱怨已久太累太煩的安親班。
小學的數學太簡單,我不建議看光碟,一直靠老師教,都成了填鴨卻不會思考了,應先以動腦、筆算實作為主,按照我第四本書《我這樣陪孩子走升學路》裡的「長程不補習法」,去引導啟發孩子。我們當初是在孩子小六前,寫完國中數學課程後,才回頭看國一光碟當複習用的。當然,來不及做長程的同學,也只好從光碟入門亡羊補牢了。
線上數位學習是必然趨勢,可以反覆學習,網站也有國中小英數題庫,線上免費練習,台大也有線上教學。老師沒教,你真的可以會,這是自主學習的第一步,不能永遠靠「老師教完才會」的心理,這樣當然學不會思考。
早會晚會都要會,為何不早會?早做晚做都要做,為何不早做?你沒試幾次,又怎麼知道自己不會?
關鍵字:學業、態度